華為借壓強原則和低價策略迎戰(zhàn)勁敵
作者:網絡轉載 發(fā)布時間:[ 2012/10/23 9:40:03 ] 推薦標簽:
在馮映奪看來,雖然華為已經成為的電信設備供應商,但在企業(yè)網和終端領域,華為仍然在追趕其它企業(yè)。
對于華為在終端上的發(fā)力,吳春波解讀是聚焦管道前提下實現垂直一體化的戰(zhàn)略布局。無論哪一個企業(yè),若能實現產業(yè)鏈的一體化,那都是極具競爭力和攻擊力的。但是,放眼全球通信行業(yè),真正做到垂直一體化的企業(yè)鳳毛麟角。
“只有微軟和蘋果做到了,三星在軟件操作系統上還是依賴安卓。”《華為的世界》一書作者冀勇慶認為,在硬件和軟件上,華為還缺乏關鍵的要素,這是未來實現垂直一體化必須攻克的。
毫無疑問,帶著電信設備商基因,轉向消費者服務提供商,華為將面臨一系列碰撞與磨合:如何面向終端消費者,進行品牌渠道建設?如何從低調保守的企業(yè)對外宣傳,向鮮明開放的企業(yè)品牌形象過度?如何調和華為講求團隊合作的東方式價值觀與個體創(chuàng)新之間天然難以磨合的沖突?
吳春波說,“請給華為時間。”
華為大事記
1987年
華為創(chuàng)立于深圳,成為一家生產用戶交換機(PBX)的香港公司銷售代理。
1992年
華為研發(fā)并推出農村數字交換解決方案。
1995年
華為銷售額達15億元人民幣,主要來自中國農村市場。
1998年
華為市場拓展到中國主要城市。
2000年
華為在美國硅谷和達拉斯、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等地設立研發(fā)中心。
華為海外市場銷售額達1億美元。
2003年
華為與3Com合作成立合資公司,專注于企業(yè)數據網絡解決方案的研究。
華為遭遇思科專利訴訟
2005年
華為海外合同銷售額首次超過國內合同銷售額。
華為與沃達豐簽署《全球框架協議》,正式成為沃達豐優(yōu)選通信設備供應商;成為英國電信的21世紀網絡供應商。
2008年
華為被《商業(yè)周刊》評為全球十大有影響力的公司。
華為首次在北美大規(guī)模推出商用UMTS/HSPA網絡,為加拿大運營商Telus和Bell建設下一代無線網絡。
華為欲收購美國電子產品制造企業(yè)3Com,被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阻止。
華為全年共遞交1737件PCT專利申請,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統計,在2008年專利申請公司(人)排名榜上;LTE專利數占全球10%以上。
2011年
華為正式成立三大業(yè)務集團,分別是運營商網絡、企業(yè)業(yè)務和消費者業(yè)務。
2012年
華為上半年銷售收入達162億美元,超過愛立信,成為全球銷售額第一的電信設備制造商。
華為在美擴張受阻。
聲音
“在我們未進入的一個全新領域進行產品開發(fā),對公司已擁有的成熟技術以及可以向社會采購的技術利用率低于70%,新開發(fā)量高于30%,不僅不叫創(chuàng)新,反而是浪費,它只會提高開發(fā)成本,增加產品的不穩(wěn)定性。凡是說:我的項目全部都是我做,未利用別人的成,這種人一定不能加薪。”———《任正非看創(chuàng)業(yè)與創(chuàng)新》
“我們不想成為世界第一,但我們不得不走在成為世界第一的路上。”———華為董事長孫亞芳
相關推薦

最新發(fā)布
性能測試之測試環(huán)境搭建的方法
2020/7/21 15:39:32軟件測試是從什么時候開始被企業(yè)所重視的呢?
2020/7/17 9:09:11Android自動化測試框架有哪些?有什么用途?
2020/7/17 9:03:50什么樣的項目適合做自動化?自動化測試人員應具備怎樣的能力?
2020/7/17 8:57:06幾大市面主流性能測試工具測評
2020/7/17 8:52:11RPA機器人能夠快速響應企業(yè)需求,是怎么做到的?
2020/7/17 8:48:05Bug可以真正消滅嗎?為什么?
2020/7/17 8:43:03軟件測試基本概念是怎么來的?軟件測試生命周期的形成歷經了什么?
2020/7/16 9:11:10